2020年5月9日,東莞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《東莞市藍天保衛戰2020年度實施方案》(以下簡稱《方案》)。
《方案》提出,2020年大幅減少主要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量,促進臭氧(O)濃度明顯下降,鞏固細顆粒物(PM2.5)濃度達標,實現東莞市環境空氣質量6項指標全面達標,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到90%。
東莞市區8月起全天限行國三柴油車 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 東莞市區8月起全天限行國三柴油車 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
承諾限期內通過污染治理設施升級改造減少VOCs排放、提高工業增加值等方式達到市規定標準,并按期完成整改任務的企業,方可予以保留;逾期未達到市規定標準的,由鎮街(園區)政府責令在2020年12月底前實施停產整治或淘汰退出;未作出改造承諾的,列入淘汰任務,由鎮街(園區)政府履行主體責任,通過加強監管、嚴格執法等手段倒逼企業在2020年12月底前退出。
年底前全市建成充電基礎設施3865個
《方案》提出建設“綠色物流”片區, 加快淘汰國Ⅲ標準柴油貨車與冒黑煙車輛,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使用,開展交通擁堵治理行動。
7月1日起,在東城、南城、莞城、萬江街道各建成不少于1個“綠色物流”片區,全天禁止柴油貨車行駛,提倡使用新能源運輸車輛。加快制定發布國Ⅲ柴油貨車、冒黑煙等可視污染物車輛的限行通告,確保2020年8月1日起實施核心控制區國Ⅲ柴油貨車全天24小時限行,全市實施冒黑煙等可視污染物車輛全天24小時限行。待條件成熟后,將國Ⅲ柴油貨車限行區域擴大至全市域。
新增或更新的市政、通勤、物流等車輛全部使用新能源汽車,全力推動存量燃油、燃氣等車輛實施新能源車替代。以輕型純電動環衛車為突破口,市政領域新增、更新車輛,全部使用新能源汽車。
2020年6月起,東莞市機關事業單位、國有企業公務租車優先選用純電動車。繼續統籌推進物流新能源汽車推廣工作,新增、更新物流車輛全部使用新能源汽車,力爭今年推廣純電動物流車3000輛以上。進一步深化推動物流車純電動化的鼓勵性、限制性措施。2020年6月底前,研究制定純電動貨車停車充電優惠等政策。
新建的住宅、商務服務業建筑、旅游景區、交通樞紐、公共停車場、道路停車位等場所嚴格落實充電設施建設要求,推進已建停車場所逐步增設充電設施。加快公共機構充電設施建設,到2020年底前,全市建成充電基礎設施3865個,其中各級政府機關、公共機構內部建成專用充電樁1500個。2020年完成不少于40個擁堵點治理,其中核心控制區不少于20個,有效提升道路暢通度。
堅持鐵腕治污 嚴厲打擊環境違法
在加強移動源治理、揚塵污染等面源綜合防控、完善大氣環境監測體系等方面,《方案》提出,全面強化機動車達標監管,全面強化非道路移動機械管控,加強港口船舶排放控制,加強油品的供應保障和銷售監管,強化施工工地管理,全面深化道路揚塵防控,加強政府公共用地、儲備用地的裸露地面揚塵控制,嚴禁露天焚燒,提升大氣環境監測能力,實施污染天氣錯峰生產,實施核心控制區精細化管控,加強污染源監控能力建設,加強大氣污染防治信息化建設,加大執法監管力度。
其中,《方案》明確實現在用柴油車監督抽測排放合格率達到90%,基本消除排氣管口冒黑煙現象。建立完善非道路移動機械管理制度,基本消除使用超標、高排放、冒黑煙非道路移動機械的現象。加強油品生產、加工、銷售、使用等全過程監管。柴油和車用尿素抽檢合格率達到90%,基本消除違法生產銷售假劣油品現象。
東莞市施工工地滿足“六個100%”揚塵防治標準。2020年6月底前,全市工地揚塵在線監控信息管理平臺建成投入使用。城市管理、交通運輸、公安交警等部門加強巡查監督和執法查處,持續聯合開展泥頭車、砂石運輸車“揚撒滴漏”和超載等違法違規行為,對末落實揚塵污染防治措施的運輸單位嚴管重罰。
堅持鐵腕治污,綜合運用按日連續處罰、查封扣押、限產停產等手段依法從嚴處罰環境違法行為,強化排污者責任。實施“雙隨機、一公開”等監管,采取交叉檢查等方式,嚴格環境執法檢查,加強工業源、移動源、揚塵源、生活源等各領域環境執法,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。
(來源:東莞日報)泰安泰山拆車
上一條:交警提示:買賣車輛不過戶,這種方式不可取 | 下一條:車管微知識:什么車會被認定為“報廢車”? |